前蘋果設計長Jony Ive:設計的意義在於讓使用者感受到「有人在乎」

前蘋果設計長Jony Ive:設計的意義在於讓使用者感受到「有人在乎」

在一場罕見的公開演講中,前蘋果設計長 Jony Ive 與 Stripe 共同創辦人 Patrick Collison 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談。這場於舊金山 Moscone Center 舉行的對話,揭露了 Ive 對設計本質的深刻思考——設計不僅是功能的實現,更是對人性的關懷與尊重。

一個週日午後的電線設計

當談到設計的精神層面時,Ive 分享了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例子:蘋果產品包裝中的電線管理設計。他回憶起某個週日午後,當他應該陪伴家人時,卻在為如何讓使用者更容易拆開包裝中的電線而苦思。

「我知道數百萬人會接觸到這個小小的拉環,」Ive 說,「我可以讓拆開電線變得容易,也可以讓它變得困難。」這個看似瑣碎的細節,在他眼中卻有著深遠的意義。

Patrick Collison 指出,從純粹功利的角度來看,這個設計可能只為每位使用者節省五秒鐘,但乘以數億用戶,總時間節省是可觀的。然而,Ive 的回應揭示了更深層的動機:「我相信當有人拆開那個盒子,取出電線時,他們會想:『有人在乎我。』我認為這是一件充滿靈性的事。」

感知關懷的能力

Ive 堅信人類擁有一種獨特的能力——感知產品背後的關懷。這種能力在面對面的服務中很容易察覺,但透過物品或軟體傳遞時則更為複雜微妙。

「你能感受到粗心大意,」Ive 解釋道,「那麼合理推斷,你也能感知到關懷。」這種關懷不僅體現在外在的美觀,更反映在每一個使用者可能永遠不會注意到的細節中。

Steve Jobs 曾經說過,當你用愛與關懷製作產品時,即使你永遠不會見到使用者,不知道他們的故事,甚至不會與他們握手,但當他們使用你製作的產品時,「這是表達我們對人類感激之情的一種方式。」Ive 認為這是一個極其深思、美麗且真誠的宣言。

內在的完整性

設計的完整性不僅體現在外觀,更重要的是內在的品質。Ive 特別強調了「完成產品內部」的重要性——這意味著對每一個細節的關注,即使是那些可能永遠不會被看到的部分。

「我們設計了一切,我們關心一切,」他說。這讓人想起優秀木匠會完成抽屜背面的道理,即使那裡幾乎不會被看到。Ive 認為,「我們在無人注視時的所作所為,標誌著我們作為人類的進化程度。」

這種對內在完整性的追求,反映了設計師的自我要求。如果只注重外表,Ive 坦言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我們只是在做表面功夫。」

數字之外的價值

在企業環境中,人們傾向於討論可以用數字衡量的產品屬性:時程、成本、速度、重量。Ive 觀察到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人們希望能夠相互理解和包容,而數字提供了共同語言。

然而,這種做法帶來了一個危險的謊言:「我們花所有時間討論能夠輕易測量的屬性,因此這就是全部重要的事情。」但這只是部分真相。

設計師和創意工作者的貢獻——那些讓產品使用起來令人愉悅和充滿喜悅的元素——同樣重要。當產品令人愉悅時,人們會更頻繁地使用它,這種價值卻難以用數字量化。

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當被問及執行速度與品質之間是否存在取捨時,Ive 提出了重新框架這個問題的方式。他認為關鍵在於動機,而不是簡單的二選一。

「我會變得固執,說:『不,我們不必選擇。我們可以兩者兼得。』」他強調,真正的挑戰是如何「極其高效地工作,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品質」。

語言的選擇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因此 Ive 特別注意用詞。與其談論「速度」,不如說「高效工作」;這種細微的轉變能夠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式。

設計的責任與特權

在訪談的最後,當被問及為什麼像 Stripe 這樣的基礎設施公司也應該關心設計時,Ive 的回答直指核心:「如果 Stripe 不在乎設計,Stripe 就不會是今天的 Stripe,你也不會坐在這裡。」

前蘋果設計長 Jony Ive 與 Stripe 共同創辦人 Patrick Collison

他引用佛洛伊德的話:「生命中只有愛與工作,工作與愛。」既然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工作,如果選擇在工作中不關心他人,不僅他人會受苦,我們自己也會受苦。這是一種「腐蝕性的存在」。

因此,Ive 將設計視為責任,更是一種特權——能夠在實踐中表達我們對彼此的關心和照顧。

超越功能的設計哲學

Jony Ive 的設計哲學揭示了一個重要觀點:真正偉大的設計不僅滿足功能需求,更觸及人類情感的核心。每一個細節,無論多麼微小,都是設計師與使用者之間的一次對話,一種關懷的表達。

在追求效率和利潤的商業世界中,這種對人性關懷的堅持顯得格外珍貴。它提醒我們,設計的終極目的不是創造完美的物品,而是透過物品傳遞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尊重。正如 Ive 所說,當使用者感受到「有人在乎我」時,設計便完成了它最崇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