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需不需要自己的大語言模型?DeepMind創辦人與布萊爾推第三條路

英國需不需要自己的大語言模型?DeepMind創辦人與布萊爾推第三條路

在人工智慧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領域中,正體中文的表現問題一直備受臺灣與香港使用者關注,這被視為一個深層的語言文化挑戰。這個困境主要源於兩個關鍵因素:首先,各大科技公司在收集訓練資料時,正體中文的資源明顯不足;其次,正體中文環境中缺乏標準化的評估機制,使得這些模型在處理臺灣本地語境與價值觀時表現不盡理想。

目前的情況令人憂心:大部分正體中文的訓練資料實際上是由簡體中文直接轉換而來。根據研究統計,中文資料在所有AI訓練資料中僅占7-15%,而真正的第一手正體中文資料更是只占全部中文資料的2%左右,比例極低。

若您認為正體中文在AI世界的地位是一個涉及文化主權的議題,不妨參考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與Deepmind創辦人Hassabis的對談。值得思考的是:同屬英語世界的英國面對美式英文主導的AI發展,是否也應該為自己的語言文化特色爭取一席之地?英國的經驗或許能為臺灣提供借鑑,讓我們思考如何在全球AI發展中保存並發揚正體中文的獨特價值。


Tony Blair 作為英國前首相,以其「第三條路」(Third Way)政治哲學聞名於世。在 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當世界陷入冷戰後的美國主導單極體系,布萊爾提出了一條介於傳統左派國家干預主義與右派自由市場主義之間的中間道路。這一理念不僅重塑了英國工黨政策,也影響了全球多國的政治走向,提供了一種超越二元對立的治理模式。

時隔二十多年,在這場與 Hassabis 的對談中,我們可以看到布萊爾似乎在為 AI 時代的英國勾勒一條新的「第三條路」—在美中 AI 競爭中,英國不必被迫選邊站,而可以利用其獨特優勢,發展自己的 AI 道路,同時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橋樑角色。

從圖靈至今英國AI傳統深厚,沒理由不能是科技強權

Hassabis 迴應了這一思路,明確指出:「如果你看看美國和中國之後的下一梯隊,以研究前沿、最多出版物或引用次數等指標來衡量,英國、加拿大、法國處於第二梯隊,」他強調,「我認為這些國家聚在一起發出聲音很重要。」這一觀點與布萊爾當年推動的多邊主義和國際協作精神不謀而合。# AI 革命將如何重塑英國:DeepMind 創辦人的願景

在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正迅速加速的今日,土生土長的英國 AI 先驅、DeepMind 創辦人 Demis Hassabis 與前英國首相 Tony Blair 進行了一場探討 AI 未來的深度對話。這場對談呈現了 Hassabis 眼中,AI 將如何徹底重塑英國以及全球政經格局的願景。這段對話發生在雙方參與的一場會議期間,由 Blair 提問,讓 Hassabis 分享其對 AI 發展的獨到見解。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在 Hassabis 的眼中,英國擁有獨特優勢,有潛力在全球 AI 競爭中扮演關鍵角色,但前提是必須採取積極的政策和戰略思維。從創立 DeepMind 的個人經歷,到未來 AI 發展的宏大願景,這場對談為我們勾勒出 AI 如何重新定義英國在 21 世紀的地位。

DeepMind:英國 AI 發展的標誌性成就

Demis Hassabis,這位出生於倫敦北部的英國天才,從小在西漢普斯特德長大,曾是國際象棋神童,並在劍橋大學取得計算機科學學位,後在倫敦大學學院(UCL)完成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他的學術背景深深紮根於英國的教育系統,這也成為他日後創業的重要基礎。

Deepmind 創辦人 Demis Hassabis

Hassabis 回憶起近 15 年前在倫敦創立 DeepMind 的經歷,當時他和團隊看準了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等 AI 技術的發展趨勢。「我們將 DeepMind 視為一個類似阿波羅計劃的 AI 項目,」Hassabis 解釋道,「我們相信,如果將這些技術與領域中最優秀的人才結合起來,就能取得快速進展。」選擇在倫敦建立公司,而非矽谷,正體現了他對英國 AI 潛力的信心。

如今,DeepMind 已發展成為擁有數千名員工的全球頂尖研究機構,「可能是世界上任何領域中最大的研究團隊之一,」Hassabis 自豪地表示。這個成就不僅代表了企業的成功,更象徵著英國在 AI 領域的競爭力。雖然 2014 年被谷歌收購,但 DeepMind 仍保持其在倫敦的核心運營,成為英國科技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從 Hassabis 的角度來看,DeepMind 的成長軌跡正是英國科技潛力的縮影。

AI:比工業革命更具變革性的力量

對於 AI 在人類發展史上的地位,Hassabis 毫不猶豫地表示:「它至少與工業革命一樣具有變革性,可能比電力的出現更重要,甚至可以與火的發明相提並論。」

他解釋,人類文明是由智慧—人類智慧—所打造的。「如果我們能夠複製這種智慧,並將其變成一種豐富的工具,這將產生難以想像的變革性影響。」這一觀點強調了 AI 技術的根本價值:它不僅是一種技術工具,更是一種能夠重新定義人類能力邊界的力量。

Hassabis 認為,通用人工智慧(AGI)將能夠變革一切,而且這種智慧不局限於特定領域。「這些系統不是針對特定部門或領域的,無論你輸入什麼類型的數據,只要數據中存在結構,這些系統都有可能從中學習。」

英國在全球 AI 競爭中的「第三道路」

在談到英國在全球 AI 格局中的角色時,Hassabis 表現出鮮明的愛國情懷和戰略思考。「我對英國及其在 AI 領域的地位充滿熱情,」他說,「我們在這裡擁有許多國家優勢,我們傑出的大學培養了驚人的人才,這也是我們選擇在這裡建立基地的原因之一。」

Hassabis 提到,英國在 AI 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從艾倫圖靈(Alan Turing)到更早的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英國沒有理由不能在這一領域處於前沿。」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英國可以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扮演「中間力量」的角色。這一觀點與布萊爾當年在政治領域推動的「第三條路」相呼應——尋找超越二元對立的中間道路。在 AI 對全球影響日益加深的背景下,Hassabis 認為英國可以與法國、加拿大、印度等國家一起,在國際對話和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果你看看美國和中國之後的下一梯隊,以研究前沿、最多出版物或引用次數等指標來衡量,英國、加拿大、法國處於第二梯隊,」他指出,「我認為這些國家聚在一起發出聲音很重要。」這種多邊主義思路,與布萊爾在全球化初期推動的國際合作理念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布萊爾與哈薩比斯

數據基礎設施與模型微調:英國政府的機會

針對英國政府應如何應對 AI 挑戰,Hassabis 和 Blair 討論了一個關鍵策略:建立雲端基礎數據基礎設施,將政府數據集中管理並用於 AI 模型訓練。

Blair 問道:「如果你是一個政府,為什麼不希望將所有數據放在雲端基礎設施中,在那裡可以分析所有數據,並將其輸入到大型語言模型中,實際上為自己的國家調整該模型?」這個問題暗示即使是英國這樣的英語國家,也需要針對自身情況進行模型微調,而不能簡單依賴美國開發的一般化模型。

Hassabis 熱烈贊同這一思路,解釋說雖然從頭建立基礎模型需要巨大投資,但調整現有模型的成本要低得多:「調整模型的成本目前只是建立模型成本的一小部分。」他指出,政府或企業可以採用最好的現有模型,然後在自己的數據上進一步訓練它,「這樣就可以將模型獨特地微調到特定目的和特定數據集。」

這一見解為英國政府提供了一條實用路徑:不必競爭建立自己的大型基礎模型,而是利用現有模型,通過自己獨特的數據資產發揮優勢。對英國這樣的國家來說,即使共享同一種語言,其公共服務、醫療系統和政策環境仍與美國有著根本差異,因此針對本國數據進行的模型微調至關重要。

英國 AI 安全研究所與國際合作

Hassabis 對英國在 AI 安全治理方面的努力表示肯定。「我很高興看到美國AI安全研究所(U.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afety Institute)的建立,它與英國AI安全研究所(AI Security Institute, AISI)密切合作,這立即使事情國際化,」他說,「你可以想像這擴展到 G7 或 G20,甚至歐盟也跟進。」

在他看來,隨著 AI 變得越來越強大,國際對話和合作變得尤為重要。英國在促進全球 AI 治理對話方面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特別是通過舉辦 2023 年的英國 AI 峰會(UK AI Summit),Hassabis 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Hassabis 特別表示對工黨施凱爾政府上台(繼Blair之後再次贏得大選 )帶來的機遇感到興奮。「我完全同意你今天早些時候所說的,隨著新政府的到來,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AI 可以對公共服務、經濟,甚至我們在世界上的地位產生變革性影響。」

Blair 補充說,他正試圖向政治人物傳達 AI 變革的規模和重要性:「我真正想告訴他們的是,我知道在政府中你有 15,000 件事要處理...但請留出一些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這是一場革命,它將改變一切。」